新闻资讯

介绍一下智能消防应急照明系统的缺点

介绍一下智能消防应急照明系统的缺点

介绍一下智能消防应急照明系统的缺点

智能消防应急照明系统虽优势显著,但仍存在以下缺点:

初期投资成本较高
智能系统需集成传感器、通信模块、智能控制器等设备,硬件成本远高于传统灯具。例如,采用UWB定位技术的终端设备单价可达传统灯具的3-5倍,且需配套部署区域控制器、通信线路等基础设施,整体初期投入可能增加50%以上。

技术复杂性导致维护门槛提升
系统涉及物联网、AI算法、电力电子等多领域技术,故障诊断需专业人员通过专用软件分析。例如,传感器校准、通信协议优化等操作需厂家技术支持,而传统灯具维护仅需更换灯泡或电池,导致维护效率可能降低30%-40%。

极端环境适应性待验证
尽管多数产品宣称支持-30℃至60℃环境,但在高湿、强腐蚀性场景(如化工车间)中,传感器易受干扰导致误报。某化工厂实测显示,系统在连续运行6个月后,因粉尘堆积导致15%的传感器灵敏度下降,需人工清洁维护。

电池续航与寿命限制
集中供电模式虽提升安全性,但备用电池续航时间受容量限制。国家标准要求系统在主电源断电后需持续工作≥90分钟,但实际测试中,部分产品因电池老化或低温环境,续航时间缩短至60-70分钟,存在合规风险。

网络安全隐患
系统依赖网络通信实现远程监控,若未采用加密传输或防火墙防护,可能遭受黑客攻击。2023年某商业综合体曾因系统漏洞被篡改疏散指令,导致模拟演练中人员误入危险区域,暴露出智能系统在安全防护方面的薄弱环节。

1729233457234540.jpg


返回列表